我们以前吃的豆腐,都是卤水点豆腐,现在的豆腐有好多是软豆腐,就是硬豆腐,也不是原来卤水点豆腐的味儿了。
现在点豆腐的原料有好多种:有石膏点豆腐,白醋点豆腐,浆水点豆腐等等。

上些年用来点豆腐的卤水,我知道是怎么做成的。
在我很小的时候,我的父亲经常拿着簸箕和小笤帚,扫老房子墙堅缝里的土,然后弄回家,在大锅里倒上扫回来的碱土,再放上好多的水,开始烧火,父亲说这叫熬硝。
后来看到有一坛子一坛子的水,放着也不扔掉,我问父亲,那是什么水,父亲说那是卤水,卤水可以点豆腐,我知道了卤水的来源,当然,现在的卤水并不是当年那种最古老的做法了。
街上经常有卖豆腐的,老人们都说豆腐是用卤水点的,上些年吃的豆腐都是一个味儿,就在这几年逐渐有了用其他原料点的豆腐,当然和卤水点的豆腐,味道就不同了。
现在的孩子们,应该吃不出来卤水点豆腐的味道。
我们每年会种好多大白菜,立冬就把白菜砍了保存起来,我们小时候储存大白菜,需要挖很深的白菜窖储存,现在人们种的白菜少了,因为有了其他的鲜菜。
我们会把白菜放在比较暖和的地方,以前我们还会自己用红薯做好多的粉条,再买点黑蘑菇,在冬至前后,我们每年会冻好多冻豆腐,我们把买来的鲜豆腐冻上一天一夜就冻实了,然后再把冻豆腐拿到锅上去隔水蒸,等冻豆腐化开后挤去水分,然后晒干,在熬白菜粉条肉菜的时候放上一些晒干的冻豆腐,肉菜非常好吃,味道独特。
当然,用其他原料做的豆腐,虽然不是卤水点豆腐的味道,但是也挺好吃的。
社会在进步,科技在飞速发展,现在做豆腐的工艺也在改变,是科技解放了生产力。
上些年,冬至前后的几天,卖豆腐的人每天要老早起来,做好几波豆腐,因为这几天人们都做冻豆腐,人们冻豆腐就不是平时一块两块的买了,家家做冻豆腐都是十斤二十斤的买,所以这几天豆腐非常抢手。

还记得卖豆腐的人,推着一车豆腐,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,但是他还要敲着手中的梆子,好让人们听到后出来买他的豆腐,豆腐车子底下都是冰坠子,因为豆腐里面含水特多,水会隔着包豆腐的布往下渗,天气冷都冻成了冰。
现在好了,做豆腐的只要在家里把豆腐做成了,就有人专门过来批发,不用出家门都能卖出去。
如今,在这繁华盛世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,越来越享受。
